|
本站讯 广东威悦电器科技,总投资30亿元,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创税4亿元;广东超宝清洁用品项目,总投资25亿元,预计年产值80亿元,年创税5亿元……11月29日,刚刚被授予国家级高新区殊荣的肇庆国家高新区就显示出了对海内外投资客商的强大魅力:2010“大旺金秋”经贸洽谈会66个“创税型、科技型、规模型、生态环保型”大项目、好项目“情定”大旺,项目投资总额383.5亿元。 副省长刘昆,市委书记覃卫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山地,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捍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锋,市领导梁国安、吴华钦、莫友莲、刘惠祥、刘龙平、梁志强、关鹏、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企业代表等1500多名嘉宾共同出席仪式。刘昆、覃卫东共同为我区国家级高新区牌匾揭牌,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宣读国务院批准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批文,大会由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栋才主持。 覃卫东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要求肇庆高新区尽快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和尽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现在大旺已经成为国家级高新区,这个金字招牌不仅仅是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目前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高新区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郭锋在讲话中指出,今天的洽谈会又有一批项目签约、剪彩、投产,将为高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希望我区以这次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新的契机、新的起点,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创新型国家级高新区,为肇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再立新功。 刘龙平表示,我区将按照国家级高新区四个成为的定位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把提升环境作为关键环节,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抓手,努力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发展。 从2002年上半年迁园到大旺正式挂牌运作以来,短短8年时间,肇庆国家高新区从当初的小农场跻身广东省重点工业园区再到现在的国家级高新区,被新闻媒体和业界人士广泛称颂为创造了神奇的“大旺传奇”。而作为该区的品牌招商载体——每年一届的“大旺金秋”经贸洽谈会则是一个见证这一传奇故事的最好窗口。从2008年的102个项目总投资额218.5亿元,到2009年的116个项目总投资额362.304亿元,再到今年的66个项目总投资额383.5亿元,短短3年时间,肇庆国家高新区的招商模式已由当初的追求招商项目数量转变为注重招商项目质量提升,成功走出一条招商项目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择商选资之路。 “奇迹”的创造得益于着眼长远的规划谋略。200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到肇庆高新区调研时对该区提出了“两个尽快”(尽快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尽快实现年产值5000亿)的目标要求,肇庆高新区借势发力,把园区发展修整定位成建设年产值5000亿元、创新型的国家高新区和能够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现代工业城,明确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四大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相配套的发展路子,并且结合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修编完善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了《5000亿元发展战略规划》,为尽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描绘了宏伟蓝图、谋划了实现路径。 “奇迹”的创造得益于敢想敢闯的过人胆识。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抢抓“双转移”发展机遇,坚持以广州科学城和苏州工业园为标杆,一手抓大项目引进,一手抓城市化推进,将眼光瞄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税型、科技型、规模型、生态环保型项目,园区建设日新月异,今年8月更是被第5次到该区调研的汪洋书记再次寄予“真正成为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的典范”的厚望。近日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后,肇庆高新区又将眼光对准新加坡的裕廊、美国“硅谷”、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园等国际一流园区,围绕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突出引“凤凰”,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新区。 “奇迹”的创造得益于创新高效的体制机制。今年以来,肇庆高新区对原有的机制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针对四大主导产业对原有的招商引资机制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分别成立了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指挥部、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生物制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新城区建设指挥部、龙湖和南部商务区建设指挥部等五大功能区建设指挥部(分别加挂招商局牌子),每个功能区建设指挥部(招商局)均由一名区领导任总指挥(局长),全面负责该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招商和经营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超常规改革举措,招商引资“弹无虚发”,今年不仅引进了投资总额131.9亿元、预计年产值超700亿元的中恒(大旺)国际生物医药物流产业基地,签约了一个投资额100多亿元的大型装备制造项目,而且落实了达利集团、南达电器、空港物流、白云清洁机械、玛西尔电动车、防爆起重机等一批投资超20亿元的大型优质项目,引资总额达500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在抓好择商选资的同时,肇庆高新区还下大力气抓项目“三促”(促建设、促投产、促效益),让引进的项目真正开花结果。今年1-10月,肇庆高新区GDP、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近5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0%多,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大大超过预期。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面对高新人首度以“国家级高新区”的身份为“大旺金秋”献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贺礼,肇庆市委常委、高新区委书记刘龙平道出了高新人的心声:“下一步,我们将以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为契机,结合实际优化总体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全面提升投资环境和园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抢抓‘双转移’战略机遇,以‘双转移’促‘双提升’,为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作出典范,为肇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